中國文化報:特色文化艺术小镇+旅游—— 农村脱贫新抓手
目前,全國的新農村特色文化藝術小鎮種類繁多,文化産業+旅遊産業越來越成爲各類特色藝術小鎮生存發展的新出路。據筆者了解,上世紀90年代,中原地區駐馬店、許昌、洛陽、安陽、漯河等地市紛紛成立古玩城,但由于藝術品種單一、地域文化和經濟嚴重乏力,數年後大部分商戶都關門歇業,只有少數有規模、有特色的文化藝術企業和項目存活下來。如今,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能彌補原來的設置缺陷,融合後的突出特點就是資源集中,包括藝術家資源和文化藝術品資源、曆史文化資源和大型文化活動資源等,其發展具有可持續性、包容性。
旅游+文化产业是新农村特色文化艺术小镇建设的新着力点。特色文化小镇有其地域、地理和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优势,它风景优美、设备齐全,孕育着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浓郁的现代气质。如江浙地区新农村特色文化艺术小镇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于一身,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于一体。这种特质是传统农村小镇无法比拟的,其文化旅遊资源就是乡土文化的具体体现,具有巨大的、持续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。
开发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新项目、新模式是新农村特色文化艺术小镇的不歇动力。如今对于许多身在山中的村民而言,他们不再依靠外出打工或传统工业致富,他们眼中的金山银山就是优美而令人心情舒畅的环境。如河南辖区新郑的泰山村千稼集深挖当地历史文化资源,将本土文化与自然资源完美融合生发出许多文旅项目,得到了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的一致认可。如观看千稼集的地宫项目,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人“从恶从善”的两种结局,潜移默化地接受从善如流、尊敬长者、孝敬父母等中华传统美德。千稼集的特色小吃和家庭宾馆的引入,完善了特色文化旅遊小镇的功能。据笔者了解,今年“五一”黄金周,千稼集迎来省内外旅客30万人次,创收达600余万元,创造了河南省文化小镇的典范。
打造产业联盟,形成新农村特色文化艺术小镇文化产业+旅游的独特旅游资源。特色文化艺术小镇立足于丰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,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和配套功能,打造经典文化产业。如河南的神垕镇具有近千年的历史,该镇的钧瓷起源于唐兴于宋,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。据神垕镇钧瓷研究所的老师讲,传统的钧瓷工艺,制钧工艺和烧钧工艺十分独特,就是连制钧的泥土都必须是神垕本地的,否则出不来效果。值得一提的是,博鳌亚洲论坛所用的钧瓷国礼作品均出自神垕镇。2018年神垕镇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化旅遊4A级重镇。
地方資源+旅遊,打造新農村特色文化藝術小鎮品牌的有力途徑。如河南上街文化藝術小鎮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,30公裏內有1000萬人口的鄭州市,四周還有經濟發展強勁的荥陽市、鞏義市、新密市、新鄭市。作爲鄭州市的後花園,上街區有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和特色的地域環境,打造功能完備的文化藝術小鎮,得天時地利人和。河南上街文化藝術小鎮建設兩年以來,發展良好、品牌打造成功,每年接待參訪單位30多個。
由此,筆者認爲,特色文化藝術小鎮+旅遊+項目的不斷完善,將促進新農村特色文化藝術小鎮綜合功能項目的全面發展,逐漸形成以綠色生態爲主題的、具有一定文化內涵和旅遊功能的文旅産業發展格局,實現文旅産業互動,成爲新農村脫貧攻堅的重要推手。